很早之前有人因为找不到城堡,便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客栈,因为没有客栈,才颇有兴趣的选择流浪。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名叫巴瑶族的族群,他们生来没见过城堡和客栈。上天也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却让他们被迫流浪海上千年。
千百年来,他们没有国籍,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有一艘狭窄的小船,终日在海上流浪,靠着原始猎鱼的技能,维持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为了生存,他们突破人类身体极限,促使基因变异,甚至有人说他们是“新人类”,可即便如此,他们的境况仍然是岌岌可危。
神秘的巴瑶族人的传说
巴瑶族人世代生存于海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人曾很好奇,这么神秘的种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世界上还流传着好几种不同的动人故事。
有的故事是说,在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发生了一次凶险的洪灾,他们的公主被发怒的洪水卷走了。公主的国王父亲非常悲痛,派遣了无数人去寻找。并且下了一道死命令:只有找到公主他们才能返回家园。
可是天灾面前,公主活下来的几率很小,这些人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他们心里明白公主已经葬身洪水之中,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既然回不去,索性留在海边,于是这些留在海边的人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最终壮大了族群成为了巴瑶族。
关于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结局,幸运的公主被发狂的洪水冲到了海边,最后被忠心的侍卫找到带回了家。而国王为了感谢大海的恩赐,便带着子民生活在海上。
但这个故事只是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真真假假,已不能分辨。
人类学家斯佩尔先生曾猜测说:巴瑶人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廖内群岛的维达人,他们早先是与南岛人通婚混血,一直保持着渔猎的生存方式。所以巴瑶人来自于廖于内群岛应该是目前最可靠地说法。
但无论是公主的传说,还是人类学家的猜测,谁也无法清楚道明巴瑶族的真正来源。这也为巴瑶族人增添了一丝神秘。
巴瑶族人的特异性
巴瑶族人居无定所,他们人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船屋上。一家一条船,在猎鱼的时候,通常会与亲戚的船屋组成一队,合作捕捞。
因为艰苦的生活环境,潜水是巴瑶族人自幼必学的技能,所以巴瑶族人上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幼童,都非常熟悉水性。
为了捕捞到更多更好的食物,他们一天在海里要呆五个甚至更多的小时,以此来保证捕捞到充足的食物。
并且据巴瑶族人所说,他们有时为了打捞珍珠,或是其他珍贵的海物,会潜伏到海水三十米甚至更深的海域。
为了适应深海,他们自小便将耳鼓膜穿破,以减少深海水压带来的头痛。
而且一个成年巴瑶族人在海里能够持续憋气五分钟之久,在这五分钟他们还要猎鱼和打捞珍珠等消耗体力的工作。
要知道普通人在水中憋气一分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五分钟时间本身就超越人类极限。
2018年,研究基因的专家梅丽莎·伊拉多和埃斯克•维勒斯列夫,经过同意对巴瑶人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巴瑶人的脾脏比我们普通人的大上百分之五十。我们知道脾脏能够存储身体血液,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脾脏大就意味着巴瑶人的身体能够携带更多的氧气。
这也是巴瑶人能够在水中呆的时间比较长的原因。
巴瑶族人的困境
随着世界的发展,巴瑶族人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减少。
目前现存的巴瑶族人有四十多万,这个数目看着大,但其实相比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简直小之又小。
因为在危险的深海里谋求生存,没有正式的潜水装备。巴瑶族人唯一的趁手工具是用破旧的船木制成的鱼叉以及用劣质玻璃片镶嵌的木质的护目镜。
因此很多巴瑶族人都会患有减压病。在海里每下潜十米,身体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人体原本已经溶解的气体,因为压力又会在血管内外和器官组织中重新形成气泡。
而原本从深海回到水面需要进行减压来消除气泡,但巴瑶族人没有这样的过程。
所以那些气泡就会留在他们的身体里到处游走,导致他们身体遭受到极大的摧残,所以巴瑶人晚年的生活质量都非常差。
不仅是巴瑶族人的身体,就连他们赖以生存的海域,也因为环境的污染而不断的缩小。
由于缺乏医疗和教育,巴瑶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回到他们熟悉的海域中,继续先辈们的生存方式。
但为了生活,他们在海上乱扔垃圾,甚至为了捕捞更多的猎物,他们会在引爆自制的土火药。
我们知道垃圾和火药对海洋的伤害有多大。
但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巴瑶人不了解,他们也不知道这样不规范的行为,有一天会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事实上巴瑶族人不了解这个先进世界里的一切,他们抵抗先进的现代科技,甚至拒绝金钱,只喜欢以物换物。
他们没有学校教授他们先进的知识,也会对那些科技型的东西产生恐慌。
巴瑶人就像《桃花源记》里与世隔绝的避世者,不清楚朝代更替,世界发展。甚至会在外来人进入之时好奇热情却不接受。
这是巴瑶族人的困境,他们生活在几个国家之间的海域里,却又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没有那个国家会心甘情愿让他们一边占用着海洋资源,一边却不断污染着海洋。
有人说文明的介入对与世隔绝的他们是一种打扰,但生活在先进的社会里,一个处处遭受排挤的种族,如果再不接受改变,也许等待他们的便是彻底的消亡。
小结:
没有国籍,没有国家,千百年来的流浪是巴瑶人的无奈与辛酸。他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只会下海用最原始的鱼叉。
一位巴瑶族男子甚至曾说:“海底捕鱼是我唯一能胜任的工作,而我需要养家糊口。”
巴瑶族人有着族外人没有的优势,脾脏大,能够深入到深海三十米之深。但身体的特异性并不能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没有没有科技网络,没有医疗,甚至没有教育的生活,是注定要被远远落在人类发展身后的。
现如今,仅存四十万的巴瑶族人,最需要的便是接受来自外界文明的介入。
因为不改变,不接受,等待巴瑶族人的便是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