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骑士VS驾车者:互控三大不满,谁应该有优先使用权?

马格丽特呀 2021/04/18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国公路上近日频频出现无视交通规则的脚踏车“路霸”,险些酿成意外,脚车监管问题成为全岛热门话题,呼吁政府出手加强脚车管制的呼声日渐高涨。

一条路,谁应该有优先使用权?

好几年前,当脚踏车开始在本地盛行时,骑士与行人争用人行道的摩擦时有所闻,近期这场争用公共空间的“角力”搬到了马路。骑士把马路当“阿公的路”,惹火了驾车者;也有驾车者不让路,危及骑士的安全。

规定脚踏车骑士注册牌照或是通过理论考试等,是否就能让骑士安全骑行,减少和驾车者之间的摩擦?

双方代表互控三大不满

同一条公路上,驾车者和脚踏车骑士都是合法使用者,但双方都曾遭遇对方的危险行为。不论是霸道的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占用多条车道,还是不耐烦的驾车者故意鸣笛或频闪远光灯,逼迫骑士让路等,《联合早报》总结脚踏车骑士和驾车者对彼此的三大指控。

驾车者的三大指控

指控① :霸占多条车道

一组脚踏车骑士浩浩荡荡在公路上骑行,还一字排开,甚至霸占超过一条车道,导致交通拥堵。

驾车者戴女士(47岁,金融业)每周六早上约10时30分,在直落布兰雅往西海岸大道的路上,总会遇到一组六至七人的脚踏车骑士。“三条车道,他们占了两条,有驾车者向他们鸣笛,他们就比中指。这条路有不少重型车辆行驶,这些骑士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行为还很危险。”

驾车者张伊荔(44岁,保险经纪)也曾遇到一家三口在只有一条车道的小路上并排着骑行,车辆无法超车,唯有在后头慢慢行驶。

指控②:不守交通规则

一些脚踏车骑士无视交通规则,不仅闯红灯还快速驶过斑马线。张伊荔指出,公路上的脚踏车骑士有时不在左边车道骑行,而像电单车一样在车辆中穿行。她也曾看过脚踏车骑士闯红灯,驶过斑马线时没放慢速度。

开车20多年的陈姓工程师(43岁)也说,有些骑士会忘了自己在公路上行驶,不太注意交通规则,例如从小路转入大马路时没检查是否有直行车辆。

指控③:认为驾车者就应让路给骑士

有些脚踏车骑士认为,驾车者就应该让路给骑士,毕竟骑士只是“肉包铁”。

陈德胜(32岁,销售业)指出,脚踏车骑士不一定是驾车者,所以不了解开车的盲点。

“一些骑士有时会快速从我们的盲点驶出,把我们吓一跳,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但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们反而对我们恶言相向。不是我们故意不让他们过,而是真没看到。” 

脚踏车骑士的三大指控

指控①:没与脚踏车保持安全距离

不少脚踏车骑士反映,驾车者对骑士没耐性,会把车开得非常靠近他们。

郭姓骑士(30岁,自雇)说,高级驾驶理论中列明驾车者超越脚踏车骑士时,应保持至少1.5米安全距离,但很多驾车者忽略这一点。

在路上骑车已30多年的邹贻光(60岁,自雇者)说:“有时车道比较阻塞,我已尽量靠左,但有些开车人士还是要超越我们,靠得很近,彼此之间距离有时只有30公分左右。”

指控②:视脚踏车骑士为公路二等公民

不少驾车者不尊重骑士作为公路使用者之一,也不熟悉脚踏车相关条例。

脚踏车爱好团体Joyriders成员郭成精(52岁,生意人)说:“驾车者认为缴路税的是他们,为何要让其他人使用马路,但其实马路建设的款项来自一般税收,不是路税。”

他也常碰到驾车者向骑士喊道,大道(highway)上不允许脚踏车骑行,但其实不允许骑行的是快速公路(expressway)。

指控③:开车时不专心

一些驾车者开车时会看手机或触碰车内触屏,导致他们会突然转换车道,或没有检查盲点,一不小心就会撞到脚踏车。

脚踏车骑士陈国强(38岁,经理)说:“这些驾车者不知是要接预召生意或是在看导航,开车不专心。骑士要是反应不够快,没有办法紧急刹车,就会很容易跌倒。”

郭成精常碰到的问题也包括驾车者突然刹车,或是突然转左,挡住直行骑士的道路。

专家:推行公众教育比注册牌照有效

受访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制定脚踏车注册计划将事倍功半,无法真正解决脚踏车骑士和驾车者共享公路时的问题,因此提升公路安全的关键仍得通过公共教育。

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日前透露,政府将与活跃通勤咨询小组合作,检讨脚踏车在公路上骑行的相关条例,其中包括探讨规定在公路上行驶的脚踏车骑士须注册牌照,或通过理论考试等。

新加坡爱骑车队伍(LoveCyclingSg)创办人之一朱桦认为,规定骑士为脚踏车挂上牌照,以在骑士违规时能被认出和惩罚,对提升公路安全的作用不大。

他举例说,之前注册电动踏板车若能有效提升道路安全,当局就无须禁止电板车在人行道上骑行。

与其要求每一辆脚踏车挂上注册牌照,朱桦建议为脚踏车骑士进行注册,并要求有意在公路骑行的骑士通过网上测试,确保他们懂得相关交通规则,当局也能在必要时检查测试记录。“通过测试后,脚踏车骑士就不能称不熟悉或忘了交通规则,也不会大胆违规。注册骑士也能解决一人拥有多辆脚踏车,或是小孩脚踏车是否须注册等问题。”

活跃通勤咨询小组成员林树发也指出,注册牌照的举措将面临不少挑战,例如脚踏车骑士老幼都有、且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使用方式也不一样。

“骑车上学的小学生、父母带小孩到公园骑车,从住家骑车到地铁站的上班族……这些人都要为脚踏车注册牌照吗?这样反而可能导致往后有许多人放弃骑车出行。”

也是骑车安全小组(Safe Cycling Task Force)主席的林树发指出,若能通过公共教育,鼓励人们把公路安全当成一种个人的责任,这将能让他们在行为上做出改变。

他认为,许多城市常把荷兰阿姆斯特丹作为榜样,但除了完善的脚踏车基础设施,该城市也把公路安全融入小学课程中,而我国仅让小学生到访公路安全社区公园,这方面的教育仍有待加强。

分析:骑车者年龄背景有别 理论测试不易实行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学教授郑宝莲指出,脚踏车骑士对交通规则的知识有待加强,但理论测试不易实行,因骑车者横跨不同年龄层和背景。

“要居民在没执法的情况下遵守规则,相互礼让,坦白说我们的素质还没到这个水平……除非真正明白实行这些规定的用意,否则大家都会设法钻漏洞。”

政府国会交通委员会主席安迪(Saktiandi Supaat)也指出,最理想的是脚踏车骑士、行人和驾车者各有专用道,但土地有限是我国须面对的现实,政府已尽力为不同通勤模式的用户提供各自空间。

他说,一些路段仍须脚踏车骑士和驾车者共享空间,这些地点就需较明确的条规。“条例有改善空间,但法律也有局限,更重要的是提升驾车者和骑士的公路文化和礼仪。”

其他城市如何管制在公路骑行的脚踏车骑士

荷兰

■设有脚踏车专用的道路和交通指示

■从小学开始教导交通安全课程

丹麦

■路上设脚踏车专用道和优先畅行计划

■每辆脚踏车有独特认证密码以防盗窃

■从小学开始教导交通安全课程

东京

■须为所有脚踏车注册和购买保险

■可在公路和共享道路上行驶,但必须靠左

瑞士

■须在脚踏车贴上标签证明已购买保险,但计划于2012年停止

骑士盼有更多公路脚踏车专用道

位于丹那美拉海岸路的唯一公路脚踏车道启用近四年,深受脚踏车骑士欢迎,也希望本地公路有更多这类专用道。

郭姓自雇人士(30岁)每周都会骑脚踏车一两次,经常使用丹那美拉海岸路(Tanah Merah Coast Road)的公路脚踏车道。他说,这条专用道规划得很好,距离够远,若只为运动,来回骑几次就够了。

他希望我国能开辟更多类似专用道,而一个可探讨的地方是万礼路一带。

不过,陆路交通管理局受询时说,当局专注于提供马路以外(off-road)的脚踏车道,这对不同骑车水平的骑士更安全,也能衔接主要设施和交通枢纽。

位于樟宜东、延长后的丹那美拉海岸路2017年4月22日起通车,双向各建有三条车道,衔接航空园路。两个方向最左边的车道都建有一条脚踏车道,是陆交局在本岛公路上铺设的第一条脚踏车道。它们各长10公里、宽约2公尺,可允许两名骑士并列骑行。脚踏车道与车道之间画有微凸的斜线条纹,清楚划分两者。并行的公园两道则衔接东海岸公园和航空园路。

脚踏车零售店Baik Cycles老板贺民泽(46岁)说,公路脚踏车道虽有助提高安全,但他较倾向在以上路段的公园连道上骑车。“我宁可把公路脚踏车道让给时速一般可达四五十公里的骑士,我的时速只有约25公里,在公园连道上慢慢骑,反而更享受。这也是我尊重其他骑士的做法。”

受访骑士反映,尽管有公园连道,一些骑得较慢的骑士仍使用公路脚踏车道,其他骑士就得吃进车道超车。

活跃通勤咨询小组成员林树发也说,由于樟宜机场附近在施工,不少碎屑会扫向这条公路脚踏车道上,对车速较快的骑士形成安全隐患。

他每一两个月会前去视察,同陆交局合作清理道路,但一些骑士为了安全仍不用脚踏车道。“设置这类基础设施是额外好处,即便没有也不代表公路使用者不能好好共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