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槟城姓氏桥,可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如今只剩下六座

槟城可说是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华人移民为槟城的发展做出了颇多的贡献。因此华人的足迹可谓是遍布槟城的角角落落。既有大伯公街和打石街的富人区,又有姓氏桥的贫民区。

槟城姓氏桥,可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那里是华人在槟城最早的聚集处,从老一辈人开始就靠捕鱼为生。搭建在海上的房屋简单却不简陋。处处洋溢着一股和谐的气氛。

槟城曾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海运港口之一,而活跃在海上的这些槟城著名的“姓氏桥”则是活生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一些桥的拆除,如今保留下来的姓林,姓周,姓陈,姓李,姓杨以及杂性等六座姓氏桥,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范畴被保护了起来。

规模最大的姓周桥,大约有居民一千余人,传说垄断了来自印尼的货品买卖权。而姓李桥垄断了来自中国的商船。姓陈及姓杨桥则是主要经济活动,以木材及火炭为主的生意等。

姓氏桥不是一个单独体,华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在这里得到了一席之地,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中,为当地人祈福保平安。这座玄母殿与以往的寺庙不一样,它是早期的水上木屋,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它藏在姓杨桥附近,是有点难找。

马来西亚炎热的天气,能够在蓝天白云下踏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木板桥,伴着海面上徐徐吹来的清风,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凉爽。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