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有老去的时候。这本是安享天福的时候。然而,85岁的陈兴却别无选择,只能为生活和药费发愁。对他来说,安享晚年几乎遥不可及。
现居在雪州加影锡米山的陈兴单身未婚。目前,他每月仅靠500令吉福利金过活;为了避免超支,他每天的饮食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多余的积蓄,他连到私人药房买药,也都要左思右想。
陈兴虽然没有一般老年人有的“三高”问题,但他患有其他老年疾病,包括前列腺问题、骨头酸痛、晚上睡觉脚会抽筋和胃涨风等,经常因身体机能退化引起不适而睡眠不足。
陈兴说,从他四五岁开始,父母就因病早逝。在他的记忆里,父母的模样早已模糊;因此,从小到大,他都是由年长他许多的兄姐依靠割胶,以及叔叔的帮助下,被抚养长大。
陈兴才上小学六年级时,就外出打工帮助弥补家庭开支。年轻时,他做过菜贩和油漆工。他最持久的工作,也是退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传统咖啡店冲泡饮品。
“10多年前,我工作的咖啡店因为不能续租而关门了,当时我70岁左右,不得不适应退休。”
“以前我还有一点积蓄,福利金还可以,但现在积蓄快见底了,只能一个人靠福利金生活。所以时常想到私人药房买药看医生,都不敢去。”
说话较少的陈兴,在记者探访时向记者出示个人储蓄银行,只剩下82.60令吉;他解释说,因为自己年纪大了,看不清打印的存款金额,所以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将剩余存款书面记录下来。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兴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悲惨境遇。随后,记者从邻居处了解到,陈兴性格倔强,从不求助,包括邻居在内。
陈兴直言,他现在每个月都领福利金,从过去的300令吉增加到500令吉,但每个月都会花光,有时只剩下10令吉。如果生病了,只能免费到政府医院问诊。
“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的疾病或生活需要,政府医院不能长期给予药物或治疗,而是需要自己购买,这包括前列腺的药物、洗假牙的药物,治理骨头酸痛和抽筋的药物。”
“其实在冠病之前,我每年都会收到一次社区发的红包和食物,但自从疫情来袭,社区的帮扶就没了。”
大肠长出肉瘤 曾一次到私人医院检测
四五年前,陈兴因腹部不适三次去医院检测。首次是基于心里著急,去了私人医院检测,另外两次都是去政府医院做检测。
他说,当时医院切除了肉瘤,拿去检测,确认是良性的。
“现在我每两年需要测试一次,每次大约要花费400令吉。”
85岁的陈兴单身,未婚未育。目前与已升做婆婆的侄女和其外孙及女婿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各自生活
陈兴说,原本和他一起生活的二哥两年前去世了。姐姐虽然还健在,但现在已经90多岁了,很少和她联系。
他说,虽然家里的水电不用自己承担,不过在家里他则要负责烹煮大家的晚餐,所以他负责买煤气。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可在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账的收款人参考资料(CHIN HENG)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2130)或英文名字,再把转账单据电邮至[email protected],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个案编号或英文姓名(2130 CHIN HENG),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
捐款人也受促在电邮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